铸铁地轨加工定做
地轨又名T型槽地轨,地梁,槽铁,基础槽铁,铸铁地轨,条形平台。
地轨的用途:根据设备的固定点来设计、拼接成铸梁平台,主要用于大型设备的装配、试验、焊接和检验。
T型槽地轨用于大型设备的装配、试验、焊接和检验。
T型槽地轨材质为铸铁HT200-300。
T型槽地轨规格可根据客户所铺设面积而定。
T型槽地轨安装采用地脚螺栓配合顶丝进行固定调整。
T型槽地轨根据设备的固定点来设计、拼接成铸梁平台, 要用于大型设备的装配、实行、焊接和检验。
T型槽地轨的材质:铸铁HT200-300,义务面硬度为HB170-240,经由两次人工措置(人工退火600度-700度和自然时效2-3年)使该产品的精度不变,功用好。
T型槽地轨的规格:具体规格可根据需方图纸制造或双方商定出产加工
铸铁地轨使用注意事项:
一、安装与固定注意事项
基础处理
地面要求:安装地面需平整、坚实,无振动源(如冲床、空压机等)。若地面不平,需用调整垫铁或环氧树脂砂浆找平,确保地轨底面与地面接触均匀,避免局部悬空导致变形。
固定方式:
使用M12-M16地脚螺栓或化学锚栓固定,螺栓间距建议为500-800mm,确保地轨在负载下不发生位移。
对于重型地轨(承载>5吨),需在基础中预埋钢板,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增强稳定性。
水平调整
初调:使用激光水平仪或框式水平仪进行粗调,确保地轨纵向、横向水平度偏差≤0.2mm/m。
精调:通过调整垫铁或地脚螺栓微调,配合合像水平仪检测,最终水平度偏差应≤0.05mm/m(高精度场景)。
平行度校准:多条地轨组合使用时,需用千分表检测相邻地轨的平行度,偏差应≤0.1mm/m。
二、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
负载控制
均匀分布:工件或设备应均匀放置在地轨上,避免局部超载(如单点承载>地轨额定载荷的50%)。
动态负载限制:若地轨用于移动设备(如机器人滑轨),需核算动态载荷(如冲击力、惯性力),确保总载荷不超过额定值的70%。
超载警示:严禁在地轨上堆放重物或作为起重设备支点,防止结构变形。
温度与湿度管理
环境温度:地轨工作温度建议控制在10-40℃,避免温差(如冬季露天使用后直接进入高温车间)导致热胀冷缩变形。
湿度控制:相对湿度应≤70%,防止铸铁吸湿生锈。若环境潮湿,需定期涂抹防锈油或使用除湿设备。
清洁与防污
日常清洁:使用软毛刷或吸尘器清除地轨表面灰尘、铁屑,避免硬物划伤工作面。
油污处理:若地轨沾染切削液或润滑油,需用中性清洁剂擦拭,禁止使用汽油、丙酮等腐蚀性溶剂。
防锈措施:长期不用时,需涂抹防锈油(如凡士林或专用防锈脂),并覆盖防尘罩。
三、维护与保养要点
定期检定
精度复检:每6-12个月使用激光干涉仪或电子水平仪检测地轨平面度、直线度,偏差超过允许值(如平面度>0.1mm/m)时需返厂刮研修复。
功能测试:检查T型槽、螺栓孔是否磨损,若间隙>0.2mm需更换定位销或螺栓。
修复与翻新
局部损伤修复:若工作面出现划痕或锈蚀,可用油石或砂纸打磨(目数≥800#),再涂抹防锈油。
整体翻新:使用5年以上或精度严重下降时,需返厂进行刮研、淬火处理,恢复表面硬度(HRC≥180)和接触点密度(≥20点/cm²)。
润滑管理
T型槽润滑:定期(每3个月)向T型槽内涂抹润滑脂(如二硫化钼锂基脂),减少螺栓、压板滑动阻力。
导轨面保护:禁止直接在地轨工作面上喷涂润滑油,防止吸附灰尘形成磨粒磨损。
四、安全操作规范
个人防护
操作人员需佩戴安全帽、防砸鞋,避免重物坠落伤人。
使用电动工具(如角磨机)时,需佩戴护目镜和防尘口罩。
设备安全
地轨周围需设置防护栏或警示标识,防止无关人员触碰。
移动重型工件时,需使用行车或叉车,禁止人工拖拽导致地轨倾覆。
应急处理
若地轨发生异常振动或噪音,需立即停机检查,排除螺栓松动、基础沉降等问题。
发生火灾时,禁止用水灭火(铸铁遇急冷易开裂),应使用干粉灭火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