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产品型号:
更新时间:2025-11-18T型槽地轨是用于承载、定位和固定大型设备或工件的基础工装构件。可根据设备固定点设计、拼接成铸梁平台,主要应用于大型设备的装配、试验、焊接和检验工作,也可作为钳工调试、维修设备的基础工作平台,能适配不同体积的机械设备,通过多根拼接满足大型设备的承载需求。
T型槽地轨安装的流程
(一)安装准备
场地清理:确保安装区域地面平整、无油污、无杂物,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地轨安装位置和间距;
基础处理:如需开凿T型槽,确保槽口平整光滑;地面不平整区域可用水泥砂浆找平、夯实;
工具准备:准备全站仪、水准仪、合像水平仪、条形桥板、调整垫铁、M8铁膨胀钉/射钉、预埋螺栓、灌浆料、振捣器、塞尺、砂纸等工具材料。
(二)吊装就位
使用四根同样长度的钢丝绳同时挂住地轨上的四个起重孔,平稳吊装至预定位置,避免碰撞T型槽或单点吊装导致变形。
(三)定位与调平
基准放线:用全站仪按设计图纸放线,标记地轨中线与螺栓孔位置,定点误差≤±1mm,确保与周边设备基准对齐;
垫铁布置:在地轨底部与地面间放置调整垫铁,间距约500-800mm/个,靠近两端及拼接处需加密;
初调水平:用合像水平仪、条形桥板逐点检测(每2m一个测点),先调平一根地轨作为基准,再依次初调其他地轨,单根地轨水平度误差≤0.03mm/m,多根平行度误差≤0.05mm/m。
(四)固定与连接
轨道固定:在地轨内侧两边按500-700mm间距用M8铁膨胀钉或射钉固定,确保轨道底面与地面紧密着力,无虚跨间隙;
拼接处理:拼接处加10-15mm厚加强板,用高强度螺栓紧固,接缝处平顺,间隙≤0.1mm(塞尺检查),螺栓拧紧扭矩比其他位置高10%;
临时固定:通过预埋螺栓或膨胀螺栓将地轨临时固定,避免移位,螺栓按“对角拧紧”原则分三次固定,扭矩150-220N・m。
(五)二次灌浆
在地轨底部与地面间隙处灌注灌浆料(或细石混凝土),高度至地轨底部1/2处,用振捣器排除气泡确保密实;环境温度低于5℃时需保温,养护3-5天,待强度达70%以上拆除临时固定装置。
(六)精调与验收
精度复核:养护完成后,再次复核平面度、平行度,任意1m长度内水平偏差≤1mm,全长≤2mm,轨道间对应点水平偏差≤1mm,平行度偏差<2mm,直线度全长≤8mm;
细节处理:清理T型槽内杂物,用砂纸打磨毛刺;表面及螺栓连接处涂刷防锈漆,拼接缝打密封胶防止渗水;
埋设高度:地轨顶部与地面装饰层持平或略高于3-5mm。
T型槽地轨的使用操作规范
(一)使用前准备
清洁检查:用无腐蚀性汽油洗净工作面防锈油,再用脱脂棉纱擦拭干净,确保表面无杂物、油污;检查固定螺栓是否松动,及时紧固;
环境确认:确保使用环境通风、干燥,远离热源、腐蚀性气体和液体,温度控制在20±5℃范围内。
(二)工件放置与固定
负载要求:设备重心与地轨中线重合,单侧偏移量≤地轨宽度1/4,避免应力集中(部分应力≤材质屈服80%),严格按产品说明承载,禁止超载;
固定方式:用合适的夹具或螺栓将工件固定在地轨上,确保固定牢固,防止加工或试验过程中移位。
(三)运行操作
避免冲击:设备移动速度≤5m/min,启动/停止加速度≤0.5m/s²,冲击负载≤额定承载1.2倍,可加装20mm厚缓冲垫减少冲击;
操作禁忌:避免对地轨表面碰撞、划伤,移动工件时使用搬运工具,禁止直接拖拽;不随地轨行走或放置无关重物。
(四)使用后处理
及时将工件从地轨上取下,避免长时间重压导致变形;清理表面杂物和油污,保持清洁干燥。
维护保养
日常防护:不用时洗净工作面,涂一层防锈油,用防锈纸覆盖;潮湿环境中,灌浆前在地轨底部涂刷防腐涂层;
定期检定:按标准定期周检,检定周期6-12个月,长期放置需定期检查平面度,发现变形及时调整垫铁;
润滑保养:定期涂抹适量润滑油或润滑脂,减少地轨与工件间的摩擦;
应急处理:若发现表面损伤、螺栓松动或精度偏差,立即停止使用,修复并复核精度后再投入使用。
安全注意事项
安装和使用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,佩戴防护用品,避免高空坠物或工具伤人;
灌浆、焊接等作业时做好防火、防触电措施,确保施工环境通风良好;
设备运行过程中密切观察地轨承载情况和运行状态,发现异常(如异响、变形)立即停机检查处理;
禁止在T型槽内放置尖锐杂物或腐蚀性物质,避免损伤槽口精度和材质。
